一份洩漏的索尼內部簡報揭露,該公司正以《地平線》主角艾洛伊為測試案例,展示實驗性AI驅動的NPC技術。根據報導,PlayStation Studios先進技術小組開發了這項原型演示,《The Verge》在索尼透過維權公司Muso發出版權下架通知前已查證過內容,增加了洩密資料的可信度。
這段技術演示展現PlayStation工程總監Sharwin Raghoebardajal透過語音指令與AI驅動的艾洛伊互動。該系統整合多項AI技術:OpenAI的Whisper負責語音識別、GPT-4和Llama 3處理對話回應、索尼的情緒語音合成技術生成聲音,以及Mockingbird驅動面部動畫。
演示暴露了當前技術限制——合成語音缺乏原演員Ashly Burch演繹的溫度感、面部動畫顯得僵硬、眼部運動不夠自然。當被問及身為克隆體(《地平線》核心劇情設定)的感受時,AI艾洛伊給出制式回應:「身為克隆體讓我感到獨特,這讓我與過去產生連結,同時能開創自己的道路。」
索尼加入微軟、卡普空等競爭對手行列,探索生成式AI在遊戲領域的應用。儘管當前演示仍屬內部原型,PlayStation Productions負責人Asad Qizilbash已公開表示,AI個性化符合Z世代和Alpha世代玩家對動態互動的期待。
遊戲產業持續推動AI技術,但成效參差。Keywords Studios近期放棄全AI遊戲專案,向投資者坦言該技術無法取代人類創造力。動視則因在《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使用AI生成素材遭遇反彈,玩家批評其視覺品質為「AI劣質品」。
索尼尚未確認將此技術應用於商業產品的計畫。演示明確標註這「僅是可能性的一瞥」,未有跡象顯示此類功能何時或是否會提供給PlayStation用戶。在開發者權衡創新與創作品質的同時,關於AI在遊戲開發角色的辯論持續演變。
查看你的結果
完成遊玩取得個人結果,或查看社群投票!
美商藝電將AI視為業務基礎,卡普空則實驗程序化生成環境。當平台商與發行商應對這波技術變革時,索尼的艾洛伊原型展示互動敘事的潛在未來——儘管要讓AI角色實質提升玩家體驗,仍需克服重大開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