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十年間,貝塞斯達軟體──《異塵餘生》系列背後的開發工作室──經歷了無數變革,而前任行銷總監皮特·海因斯幾乎見證了這一切。
在近期接受DBLTAP專訪時,海因斯回顧了貝塞斯達如何成為遊戲界巨頭的歷程。他不但分享對公司早期發展的觀察,更述說那些最輝煌的成就與最艱難的挫折如何形塑了我們今日所知的工作室。
當一切運轉順暢時,那種魔力無與倫比。
海因斯於1999年10月加入貝塞斯達,並在多次重大發行中扮演關鍵角色──從2002年的《上古卷軸III:魔捲晨風》、2011年的《上古卷軸V:無界天際》到2018年的《異塵餘生76》。他始終是核心人物,歷經微軟收購貝塞斯達母公司ZeniMax Media(該交易於2021年完成),直至2023年宣布退休。
海因斯結束了在公司24年的職涯,但他最珍視的回憶部分來自與ZeniMax創辦人兼執行長羅伯特·奧特曼共事的寧靜時刻──這位領袖已於2021年與世長辭。
「這無疑是羅伯特·奧特曼的公司,我們都是他的員工,」海因斯強調,「但他待我們如家人,我們共同培育出真正能引發共鳴的文化。當一切運轉順暢時,那種魔力無與倫比。作為一家未上市的小型公司,我們能更輕易避開公眾審視,無需向全世界公布財報。」
如今在微軟體系下運作的貝塞斯達,監管著多元化的遊戲工作室群。除了內部開發團隊貝塞斯達遊戲工作室,還包含id Software(《毀滅戰士》開發商)、Arkane Studios(《死亡循環》開發者)、MachineGames(《德軍總部》系列團隊)以及ZeniMax Online(《上古卷軸Online》製作團隊)。
儘管玩家期望貝塞斯達持續推出從突破性角色扮演遊戲到精緻射擊遊戲等各類作品,該公司仍在2024年縮減了工作室陣容。微軟完成收購僅三年後,便宣布關閉《血色降臨》開發團隊Arkane Austin與《完美音浪》開發商Tango Gameworks(後由Krafton收購)。
這間公司已今非昔比,這是毋庸置疑的。
無論收購前後,貝塞斯達皆經歷了重大轉變。海因斯坦言,無論是好是壞,他在1999年加入的公司已產生深層演變。
「這間公司已今非昔比,這是毋庸置疑的,」他補充道,「它從我們最初建立的組織發生了根本性的重塑。這就是現實──環境會變遷,產業會進化。但在巔峰時期,能成為貝塞斯達的一員確實是獨特的體驗。」
訪談其他段落中,海因斯還提及協助Arkane工作室更名《獵魂》的努力,分享對Game Pass等訂閱服務的看法,並回憶《異塵餘生76》發行後的風波──他稱此事導致自己在公司做了「可能是此生最愚蠢的決定」。
欲瞭解更多,請參閱我們關於貝塞斯達如何成為微軟旗下首間全面工會化工作室的專題報導,以及一位資深開發者為何認為《異塵餘生》與《上古卷軸》系列將永遠保留載入畫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