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间,打造了《辐射》系列的贝塞斯达软件公司经历了无数变迁——而前任营销主管皮特·海因斯几乎见证了所有这一切。
在近期接受DBLTAP专访时,海因斯回顾了贝塞斯达成长为游戏界巨头的征程。他不仅分享了对公司早期岁月的见解,更讲述了那些最辉煌的成就与最艰难的挫折如何塑造了今日我们熟知的贝塞斯达。
"当一切正常运转时,那种感觉堪称神奇。"
海因斯于1999年10月加入贝塞斯达,在多个重要作品发布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从2002年的《上古卷轴III:晨风》到2011年的《天际》,再到2018年的《辐射76》。在微软收购贝塞斯达母公司ZeniMax Media期间(该交易于2021年完成),他始终是核心人物,直至2023年宣布退休。
尽管海因斯结束了在这家公司24年的职业生涯,但他最珍贵的记忆却来自与2021年逝世的ZeniMa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奥特曼共事的平淡时光。
"这毫无疑问是罗伯特·奥特曼的公司,我们是他的员工,"海因斯强调,"但他待我们如家人,我们共同培育了真正引发共鸣的企业文化。当一切协调运转时,那种魔力无可比拟。作为一家小型私营企业,我们更容易避开公众审视,无需向全世界公布财报。"
如今在微软麾下运作的贝塞斯达管理者多元化的游戏工作室群,包括其内部开发团队贝塞斯达游戏工作室,以及id Software(《毁灭战士》制作方)、Arkane Studios(《死亡循环》开发商)、MachineGames(《德军总部》系列团队)和ZeniMax Online(《上古卷轴Online》幕后团队)。
尽管玩家期待贝塞斯达持续推出从突破性RPG到精良射击游戏的各类作品,该公司在2024年仍经历了工作室阵容缩减。在完成收购仅三年后,微软宣布关闭《红瀑》的开发方Arkane Austin与《完美音浪》制作组Tango Gameworks(此后Tango被Krafton收购)。
"毋庸置疑,这家公司已今非昔比。"
无论在微软收购前后,贝塞斯达都经历了重大转型。海因斯坦言,无论好坏,他在1999年加入的公司早已发生深刻蜕变。
"现在的公司确实不复从前,"他补充道,"它已经从我们最初打造的组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就是现实——时代在变,行业在变。但在巅峰时期,能成为贝塞斯达的一份子确实是段非凡体验。"
在访谈其他环节,海因斯还谈及推动重命名Arkane作品《掠食》的努力,分享了对Xbox Game Pass等订阅服务的看法,并回忆了《辐射76》发售风波——他称此事导致自己做出了"在司生涯中最愚蠢的决定"。
若想了解更多,请查阅我们关于贝塞斯达如何成为微软旗下首个完全工会化工作室的专题报道,以及一位资深开发者认为《辐射》与《上古卷轴》系列始终保留加载界面背后原因的解析。